为了让实验班学子了解家风家训的重要意义,积极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,3月30日,实验班特邀校工会的原福老师为实验班学子开展主题为《传家训正家风一路清明》的讲座。
原福老师以“传”字入题,讲述了过去家族通过祭祀连接亲族关系,提出光耀门楣的“三立”,即“立功、立言、立行”,令人深思。针对当前家风家训缺失现象,原福老师举出南北朝时期教育家颜之推《颜子家训》的例子,建议实验班学子以“家训之祖、家训的集大成者”为榜样,寻找属于自己的家风。
“年少戒色,血气未充,中年之时,戒之在斗,老年之时,戒之在得。”紧跟着原福老师提出来关于未来恋爱的看法,并且联系当代部分青少年露脚踝的行为,说明了欲不可纵的道理。
原福老师先后举出了颜回的“君子固穷,穷乃大道”,孔子之孙的“家风传承”,颜真卿的“二十四郡皆降我独战”以及朱子家训的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”,借助国际与中国传统的不卑不亢,讲述了学习应志存高远,世俗如尘埃,立身应保持谦逊。
人应有担当,为家庭,为家族,为社会,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万事开太平。在和平年代,话语应具有分量,而分量则能通过“听其言而观其行”来体现。原福老师点出题目之中的“正”,一个人的攀比应该是德行与厚道,而不是简单进行物质上的盲目攀比,要构建精神世界,通过对于精神的呈现,区分人与动物,唯有选择正确的内心方向方能实现其高远之志。
青年之时可以以其道求财,而到了中年人应该清楚明白自己的得与失,不要过分执着于功名利禄,应该追求社会贡献,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。“我学习书法三十余年,我认为书法作品不在于它的经济价值,而在于它的思想价值”原福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,谈起了自己的人生感悟,触及实验班学子内心,课堂掌声雷动。
祭祖应追远慎终,对于父母应守孝道,付诸行动,无为即为不孝。“儿不嫌母丑,狗不嫌家贫”,对于与父母相左的时候,应该理解父母,保持应有的尊重。家风家训不应该只流于言语,应有社会责任与担当。家风家训的最终作用在于家国情怀的培养,爱国应该有高度,唯有家风家训的存在,才能培育出爱国者的拳拳真心。原福老师从祭祖谈到孝道,最后借由家风家训谈到爱国情怀,实验班学子充分理解到家风家训的最终目的,树立起为国为民的远大目标。
这次讲座不仅讲述了关于家风家训的知识,在学生们内心埋下了一颗名为“理想”的种子,还培养了大家的家国情怀,并且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供稿 | 刘寓
编辑 | 赵菲
|